去年以來,肥東縣堅持大抓基層鮮明導向,著力破解村級工作考核“標準不統(tǒng)一、作用不明顯、獎懲不到位”等痛點、堵點問題,創(chuàng)新建立縣委提級考核村重點工作的“村事縣評”工作機制,有效激發(fā)村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活力。
指標精準設置,確保村干部“考有依據”。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召開專題會議,明確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相關縣直單位根據職能分工,按照“聚焦上情、立足村情,重點突出、便于操作”原則,建立縣委對村黨組織重點工作考核機制。成立6個工作組,先后3輪深入20個鄉(xiāng)鎮(zhèn)(園區(qū))調研,系統(tǒng)梳理村級工作考核機制、結果運用等情況。召開專題座談會,聽取鄉(xiāng)鎮(zhèn)黨委主要負責同志、社區(qū)黨組織書記關于改進對村考核意見建議。在深入調研、研判基礎上,由組織、宣傳、政法、農業(yè)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等5家單位,圍繞基層黨建、人居環(huán)境、文明創(chuàng)建、生態(tài)環(huán)保、平安建設、產業(yè)興旺等6項重點工作,量化79項具體指標,形成“5+6+X”考核指標體系,實現“考核事項更精簡,中心任務更突出”。
深入一線考核,確保村干部“趕有方向”。縣委成立對村考核工作領導小組,5家縣直職能單位作為考核主體。采取調研考察、座談了解、查閱資料、群眾評議等方式,深入一線開展集中考核。突出將政策解讀“帶下去”、問題訴求“帶上來”,累計開展政策宣講28次、答疑解惑46次,梳理問題12類37項。將考核結果按照百分制量化賦分,經縣、鄉(xiāng)、村“三級認定”,形成縣委對村重點工作完成情況考核結果。鄉(xiāng)鎮(zhèn)(園區(qū))按照季度、年度“2個節(jié)點”,對村黨組織重點工作完成情況進行日常跟蹤調度,加權形成鄉(xiāng)鎮(zhèn)(園區(qū))對村考核結果。將縣級對村考核及鄉(xiāng)鎮(zhèn)(園區(qū))對村考核結果,按照1:1加權,形成村級年度綜合考核結果。將村級年度綜合考核劃分為“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次,評定“好”等次社區(qū)50個,“較好”等次社區(qū)138個,并對考核結果進行“公開晾曬”,實現橫向縱向多維比較。
強化正向激勵,確保村干部“干有動力”。實行以績問效,提級建立村級問題、任務、時限、責任“四清單”,反饋村級問題547個,跟蹤督改532項,通過“限時銷號”推動村干部加壓奮進,構建問題“反饋—交辦—處理—辦結”工作閉環(huán)。實行以績定薪,落實村干部正常報酬及增長機制,堅持多勞多得、優(yōu)績優(yōu)酬,依據村級年度綜合考核4個等次,分別按績效基準120%、110%、100%以及不高于90%的比例,落實差異化分配,村書記總報酬最高超過9萬元。實行以績推優(yōu),綜合運用村級年度綜合考核結果,作為村黨組織、村干部個人評先評優(yōu)等重要依據,樹立“能者用、用者優(yōu)”的鮮明導向。累計評選“表現突出的村黨組織”24個,選樹基層黨建“十佳”社區(qū)76個,在全縣營造出爭先進位、比學趕超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