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肥東縣石塘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優勢,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著力點,用活“資金、資產、資源”三要素摸清家底、強化組織、找準路徑、夯實保障上下功夫,破除村級集體經濟增收“難題”,譜寫鄉鎮振興新畫卷。
算好清產核資“明白帳”,理清集體經濟“有什么”。成立以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村級集體資源清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石塘鎮村級集體清產核資工作方案》,突出工作重點,把握關鍵環節;鎮、村兩級層層召開動員部署會、業務培訓會,入戶發放《致廣大村民的一封信》4700余份,提高群眾知曉度和參與度。細化“清查、登記、復核、公示、確認、審核、備案、抽查、更新、運用”十大步驟,對全鎮17個社區資源稟賦、潛在優勢、產業現狀進行全面摸底,對村“兩委”能力素質、人才儲備等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分村、分類建立臺賬,理順產權權屬。圍繞“理清村情、一村一策、強村富民”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逐村制定增收方案,確保實現村集體經濟收益最大化,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下好組織引領“先手棋”,明確集體經濟“誰來干”。建強帶富“領頭雁”。做好村“兩委”換屆工作,暢通村級后備干部上升渠道,把政治堅定、思維活躍,能帶領群眾致富的“經濟能人”選拔到村干部隊伍中來;加強村干部教育培訓,舉辦“創新杯”書記擂臺賽、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營造比學趕超、爭先進位的良好氛圍。筑牢共富“橋頭堡”。探索“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村企聯模式,社區黨組織與企業黨支部共建領導小組,搭建資源共享新平臺,將企業的資本、管理、人才“引”進來,把村集體的資產、資源、人力“融”進去。新橋社區黨總支和永江米業有限公司黨支部簽訂共建協議,就廠房租賃、土地承包、輸送就業等方面開展長期合作,每年可為村級集體經濟帶來6萬元收入。
用好多元發展“關鍵招”,找準集體經濟“干什么”。變“廢”為“寶”,盤活閑置資產,清點全鎮村級集體廢舊廠房17處、閑置校舍9處、撤并村空閑辦公室5處,盤活對外租賃,年增收共計464萬元。闞東、石塘等9個社區主動整合閑置的可建設用地216畝,新建標準化廠房,公開招租招商,每年為村集體帶來經濟收入247萬元。點“綠”成“金”,用好“山水”資源,由新橋社區股份合作社牽頭,農戶以3600多畝浮槎山林和50畝浮槎水庫資源量化入股,與東城文旅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每年為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收入72萬余元,帶動周邊20戶農戶就業。整合“浪波塘”“新河背”兩處水域面積近2000畝,與中南光伏有限公司簽訂光伏項目,為周邊大城墩、同合等5個社區帶來年收益。連合“點”成“線”,推動“農、文、旅”。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發揮浮槎山水人文優勢,推進“一十百千”主體工程(即“一”:打造新橋社區一個民俗村;“十”:全鎮打造10個美麗鄉村示范點;“百”:逐步實施100個村莊增減掛項目;“千”:規劃建設千畝現代智慧物流產業園),加大浮槎山文旅開發項目,打造石塘驢巴、同合草莓特色品牌,開發周邊鄉宿、鄉游、鄉食、鄉購、鄉娛等綜合體驗活動,持續帶動集體增產、農民增收。






皖公網安備 3401220234055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