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古城鎮積極探索“黨建+網格治理”模式,全鎮18個社區,共設有46個網格指導員,132個網格長,454個網格員,覆蓋群眾約1.26萬戶,構建起城鄉基層網格治理新格局。
小網格大擔當。這張“網”不打漁,裝的都是老百姓柴米油鹽的瑣事;這方“格”也不寫字,記的都是家家戶戶的“急難愁盼”。一片網格,一個人,一雙腿,穿梭在村巷之中;一部手機,一支筆,一個本,記錄著社情民意;一顆真心,一張嘴,一雙手,投身于便民服務,這是古城鎮岱山社區干三組網格員干興社日常工作的縮影。從以往的有問題找多人,變成了如今的多問題找一人,在多重身份下,數百個像干興社一樣的網格員扛起了多重責任。
疫情防控勇當先鋒
“核酸檢測做了嗎?”“家里小孩回來報備了嗎?”“麻煩出示一下健康碼。”……從挨家挨戶排查,到叮囑督促村民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不聚集;面對疫情,他從未退縮,一句“我來”,主動“沖上前陣”,勇當網格內的疫情防控排頭兵。而年近六旬的他,曾身患再生障礙性貧血,如今不宜過勞的身體仍時常被后遺癥折磨,面對親友勸他多休息,他說:“我是想著自己還能干,畢竟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要把好關,能做的我就盡量自己做。”
嚴防溺水守牢一線
“夏天到了,家里小孩都放假回來了,可不能讓小孩去塘邊玩水,大人帶著也不行啊!”這是干興社走村入戶巡查網格時,常叮囑村民的話。正值夏季炎熱,溺水事故又進入高發期,為確保防溺水工作不漏一塘,不漏一人,干興社一遍又一遍對網格進行“丈量”,常常“抬頭”是村民的家門,“低頭”是眼前的塘壩水庫。而當前正值酷暑,面對近40℃的高溫天氣,他也未曾懈怠一日。“看住塘,管住人。”已經成為了干興社的口頭禪,他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
秸稈禁燒保衛藍天
在秸稈禁燒工作中,干興社用自己的行動履行好一名網格員的職責和使命,架好政府和群眾溝通的橋梁,穿梭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對焚燒秸稈進行宣傳,帶著宣傳單頁進行入戶走訪,對每戶居民講解其危害性,把政策宣傳到位,把工作做到每個村民心中。網格員充分發揮“鐵腳板”作用,每天巡查在鄉間道路上,在摸清轄區內秸稈底數的同時,實行全面巡查,嚴防死守、嚴格監控,切實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守護好網格“微”家園。
在古城鎮,有數百個像干興社一樣的網格員,他們遍布18個社區,132個網格,在網格這片小天地早出晚歸,串百家門、問百家姓、解百家難,從“身邊”到“心間”,為群眾辦好實事,用鏗鏘有力的話語和溫暖堅實的腳步寫就著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楊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