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湖鄉乾合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建強網格隊伍,發動群眾參與鄉村治理,凝聚各方力量,以“小網格”推動“大治理”,推動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旁觀者”變“主人翁”,增強群眾認同度
建立“書記帶頭、干部帶隊、網格聯系、群眾參與”工作機制,從群眾口碑好、工作能力強、經驗豐富、熱心公益的黨員群眾中,選任42人組建網格隊伍。以“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網格黨小組-微網格-村民”為紐帶,在村黨組織統一領導下,把家家戶戶“串”起來,引導黨員群眾成為網格治理的主力軍。結合村級重點工作,制定網格員政策宣講、信息采集、巡查巡訪、留守關愛等10項職責,延伸鄉村治理觸角。今年以來,累計發放秸稈禁燒、反電詐、文明創建、民生政策宣傳單等3000余份,開展“領航讀書會”“留守兒童放光彩”等各類活動近20余次,“干部群眾齊上陣”逐漸成為社區治理新常態。
“你管吧”變“我要管”,提高群眾參與度
開展“群眾信賴的網格員”評選活動,由群眾參與制定評選細則,采取“個人自薦、支委初審、群眾打分”形式,推選出“網格員十佳個人”。開展“守望鄰里情”活動,進一步做實群眾互助式服務,做到群眾對周邊低保戶、殘疾人、空巢老人、特困供養對象等弱勢群體的基本信息、在外親屬聯系方式,爛熟于心,突發情況及時互助互救。聚焦社區發展、群眾急難愁盼、村干部作風改進等3類事項,把社區工作擺在群眾面前,讓群眾“提意見、作評價”。組織開展“歡迎大家來找茬”活動,共征集“社區發展金點子”15條,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4個,征求改進作風意見建議7條。
“一點富”變“全面富”,提升群眾幸福度
網格員收集并分類建檔困難村民“心聲、呼聲”,匯聚形成“聯系服務群眾事項清單”。社區動員駐村企業、致富能手等,對困難群眾開展結對幫扶,安置5名困難群眾到楊梅生產園工作,8名到新農村安置點工作,7名到公益性崗位工作。依托“新四軍大魯十三墳戰斗遺址紀念園”,拓展紅色旅游業務,吸納周邊30余名群眾參與就業。小陶新農村、大魯安置點建設順利完成,健身廣場、文化廣場、居家養老服務配套到位,群眾休閑活動愈漸豐富;開展“三小六亂”整治,社區內主次干道及村莊內整體環境得以改善,群眾幸福度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