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東縣認真貫徹合肥市委“1+8”系列文件精神,聚力提升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工作質量,突出夯實基礎、完善機制,通過縣、鎮、社區三級聯動,提升城市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整體效應。
一、部署聯動,下好“一盤棋”
將城市基層黨建作為“一項必須高質量完成的政治任務”,作為“書記工程”,認真抓好部署落實。縣級高站位謀劃。成立由縣委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第一副組長,相關縣領導任副組長的肥東縣城市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關于加強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完善基層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和《肥東縣城市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試行)》等六個配套文件,形成“1+6”系列文件。將“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升基層黨建水平,提高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群眾水平”納入肥東縣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在全縣構建了主體明晰、有機協同、層層傳導、問責有力的責任落實機制。鎮級高標準推動。完善組織體系,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落實黨建網、城管網、綜治網、司法網等“多網合一”,健全完善鎮黨委—社區黨委(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的組織體系,構建起全覆蓋的的組織領導網絡。強化支持保障,設立店埠鎮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做好政策實施、經費支持、人才保障。社區高水平落實。堅持城市社區“基層治理前沿、服務群眾窗口”的職能定位,不斷夯實城市社區黨建基礎。目前,店埠鎮共有城市社區16個,城市社區網格337個。其中,已搭建黨支部架構的64個,黨員認領服務崗位160個,在職黨員到各個網格中報到履職243名,城市社區服務職能有效增強。
二、力量聯動,擰成“一股繩”
堅持力量向一線傾斜,資源向一線下沉,凝聚推動城市基層黨建的強大力量。強化落實人員經費保障。縣級印發《關于規范城市社區工作者崗位等級管理和薪酬待遇的指導意見(試行)》,建立全縣社區工作者崗位等級體系,建立崗位等級正常提升機制,隨著工作崗位晉升、工作年限增加、能力素質水平提高,社區工作者的級別、檔位逐步上升。將社區工作經費、社區工作者報酬、黨組織工作經費等納入財政預算、足額保障。2019年,縣財政撥付服務群眾專項經費400萬元,社區黨組織活動經費195.38萬元,社區工作者報酬1027.99萬元。配齊配強基層工作力量。配齊鎮級專職副書記、組織委員、組織辦主任等黨建工作力量。從執法力量中選聘黨員領導干部擔任社區兼職委員,破解基層治理工作面臨的“看到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見”問題,推動各類執法力量有效整合,全面提升社區協調治理能力。共選聘64名干部擔任16個城市社區的兼職委員,配備率100%。建強城市社區工作隊伍。根據每200—300戶居民配備1名社區工作者的標準,核定城市社區核定社區工作者員額。落實“四級十二檔”崗位等級序列,確保社區工作者總體薪酬不低于上年度我縣城鎮非私營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建立社區工作者檔案,為社區工作者購買“五險一金”,規范社區工作者管理,解決后顧之憂,激發干事創業熱情。
三、組織聯動,織密“一張網”
注重督查指導、統籌推進,強化區域協同,縣、鎮、社區三級黨組織聯動起來,促進社區黨建與駐地單位、新興領域黨建深度融合。加強指導,完善考評。建立由組織部門牽頭,民政、公安、城管等單位協同配合的縣級指導組,月初編發工作提示單,部署重點工作;月中深入社區,了解工作開展情況和存在困難,協商解決存在問題;月底實地走訪社區網格、住宅小區,聽取意見、收集問題,建立工作臺賬,研究解決措施。解決涉及隊伍、場所、減牌子、減考核等方面問題23個。積極聯系,互聯互動。積極與機關事業單位廣大黨員聯系,邀請他們深入社區、小區、樓棟,收集各類問題,統籌協調、集思廣益、尋求解決辦法。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為城區居民解決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約150件,進一步打通了干部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聚焦主業,履行責任。全面落實《關于開展城市社區“三減一加強”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及“兩個清單”要求,努力實現社區職責更加明晰、功能更加優化、服務更加精準。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充分吸收轄區退休群體、社區服務類和社會組織等力量,推廣志愿者服務制度,如鎮西社區的志愿者積分制度,充分發揮基層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公共服務,不斷激發社區服務群眾活力。
(組織科 高超)